公司新闻:如何对产能过剩下定义,没有各方普遍接受的标准。若定义为中国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显然不合理,因为没有考虑国际贸易;若定义为全球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创出新低,又是一个不合常识的逻辑判断:作为理性的厂商,不会在重庆工字钢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盲目生产并承受亏损直销力度,因此微利时代,不会出现长期保持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现象。当然,也存在周期性的问题情况显示,在景气周期高峰时期形成的产能在周期低谷往往会过剩,这时,理性的厂商通常会通过对周期的判断选择“扛下去”或者自我调整(去产能)分配决策,即市场机制自身能解决产能问题。不过,本文讨论重点不是周期性因素继而回升,而是聚焦于重庆工字钢报价失调所产生的结构性问题。 也就是说,以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来解读进一步恶化,没有产能过剩,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产能的本质是结构性比较优势布局问题。沿着这条思路,周小川在发言中点出:结构问题,特别是实物供给和需求中的结构性问题反映的就是报价问题稳中下跌,所以产品或行业的结构性问题就是报价问题。如何理解产能过剩语境下结构性布局和报价之间的对偶关系?最直观的解读就是,如果报价是对的,从微观看加强检查,没有任何重庆工字钢企业愿意产能过剩。而从全球均衡的角度来看,假设没有报价扭曲和不当补贴,均衡的市场报价不会导致长期过度的产能过剩。而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除了经济周期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率下降导致阶段性需求不足的因素外,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报价扭曲导致的结构误导。企业的生产和产能投资必然要计算成本和利润结构优化,如果成本和报价没有扭曲,又没有补贴,那么厂商的理性判断不会过度投资而导致产能过剩。若一家厂商持续扩大产能,一定是因为自以为其具有竞争力资源趋紧,成本足够低。因此进行调整,这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应当是竞争的公平性大富余量,其要义在于重庆工字钢企业是否真的做得好做得便宜,而不是依靠直接或间接的补贴。
信息来源:http://www.wufeng-gg.com
|